时间:2021-03-03 | 来源:高正
教师资格考试中会涉及到案例分析的题目。从近两年的考试情形来看,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形式是主观题,考试内容主要是分析教学实录或教学设计案例,以及评点学生作文并且修改错别字和病句。案例分析题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所占的分值比重也很大。因此,考生需要引起重视,能否将此分数全部拿到手直接关系着考试成绩的好坏。中公教师考试研究院针对这一知识点,作出如下整理,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首先,要明确案例分析的概念:案例分析,实质上就是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因此,考生需要结合教学论相关要求,评价教师的行为或者是教案的设计是否符合课标的要求;针对作文类案例分析的考查,则需从教师角度出发,点评学生习作。那么,我们先来解决一下,教学类题目应从那几个方面着手去进行考虑。
1.课程理念要点
(1)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尤其要注意看材料中是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
(2)课程理念:新课程理念对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案例分析中需要分析教师是否将新课程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教学的行为中,行为中体现的教育思想是否符合语文课程理念。
(3)学段目标:课程目标系统分为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部分,体现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特点。案例分析时需要根据学生所处学段,判断并且评析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要求。
(4)教学建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四方面教学建议及不同课型的具体教学建议。案例分析时需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有没有符合或违背教学建议的行为。
(5)评价建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六方面的评价建议,可结合案例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利用。
2.教学过程要点
(1)教学目标:需要注意看教学目标是否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否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又有所侧重;是否落实学段目标和单元训练重点;是否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考核。
(2)课堂导入:评析课堂导入要做到先指明所采用的导入方法,评析所用方法与教学内容是否适切;再评析课堂导入是否起到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提示学习要点或集中学生注意力等效果;最后,评析课堂导入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以及采用的手段等方面。
(3)教学片段:评析时要善于抓住主要信息,提炼优缺点,并且提出改进意见。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宏观上,是否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精神,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中观上,是否反映语文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微观上,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程序是否循序渐进,练习设计是否有效,教学效果、教学氛围如何,等等。
(4)教学问题:需要评价教师上课时的问题是否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是否做到针对实际,难易适度;问题设计是否顺序得当,发展思维能力;提问过程是否结构恰当,层次分明。
(5)教学效果;在评析教学效果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具备专业的眼光,不被表面现象遮蒙,也不要被看似“有效”冲昏头脑。
(6)评析作业:主要考虑量和质两个方面:从量方面看,主要是适量;从质方面看,包括课后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课后作业的形式要灵活多样,适应课后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课后作业的内容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和探究性。
3.写作评价要点
(1)立意:明确、积极、深刻、新颖等。
(2)选材:丰富、典型、详略得当等。
(3)构思:巧妙、严谨,结构清晰等。
(4)语言:规范、流畅、准确、富有文采等。
以上,我们主要整理了案例分析题答题的角度,从以上角度出发就进行思考,就可以快速锁定正确答案,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用合理的方式将其组织起来。于是,我们需要整理一下案例分析题答题思路:
1.审题思路
(1)审题干,明考点:划出题干中的关键词,明确题目的考点。
(2)读材料,划句子:划出体现语文课程理念的句子、体现教学方法的句子、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或不合理的句子、导入方式恰当或不当的句子、能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文句、教学某内容时师生关键行为的句子等。所谓“案例分析”,就是“材料+理论”。
(3)析句子,找理论:结合材料中的重点文句进行分析,概括主要内容,对应相关的理论知识,再对应到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
2.答题步骤
(1)审题,就题答题:扣准题干,题干指向什么,答题就答什么。
(2)分析,有理有据:“理”指的是理论知识,“据”指的是材料信息。在具体分析环节,一方面要点明材料关键点,另一方面,要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
(3)评价,收束总结:对案例进行综合评价,总结教师行为,阐明是否应该提倡,有何影响,我会怎么做等。
答题时,也可以运用“总——分——总”的答题格式,先总点题干要求,再结合材料分析,最终进行总结。
以上,是教师资格考试中需要注意的要点,考生在平时练习时也可整理一定的答题用语进行记忆,都是对考试有所帮助的。
预约专属教师顾问,轻松拿到上岸规划
1高正教师官网,在线预约您的专属顾问;
2即刻拨打400-0013-839预约;
3更多资讯活动,扫一扫关注公众号或咨询顾问;
咨询老师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