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3-18 | 来源:高正
表现主义音乐具有反传统因素:旋律无连贯性,节拍无规律性,力度极端变化,和弦音响尖锐不谐和,结构不明确,最重要的是运用了十二音体系。因此,在表现主义音乐中找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古典主义音乐的逻辑性、印象主义音乐的色彩美感,显得离奇怪诞。
表现主义音乐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反义词,从它们的对比中,可以看到这两个流派在音乐表现上的各自特征:印象主义音乐描绘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外部瞬间的感受,关注自然界的色彩、光线和气氛,是对自然现实的模仿与再现;而表现主义音乐则放弃对周围世界的描绘,强调把内心体验表达出来,直接追求内心深处的感觉,主张音乐要表现人们的思想本质和内在灵魂。
表现主义音乐有三位代表人物: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他们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一)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
1874年9月13日生于维也纳,1951年7月13日卒于美国洛杉矶。自幼学习小提琴和大提琴,12岁开始作曲。作为作曲家,勋伯格主要靠自学成名。1901年赴柏林,在一个酒馆乐队任指挥,后到斯特恩音乐学院任教。此后,来往于维也纳和柏林两地,几乎没有中断过教学活动。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是奥地利作曲家贝尔格和韦伯恩(他们师生三人常被称作“新维也纳乐派”)。1933年,纳粹上台后移居美国。1935-1944年先后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0年入美国籍。1951年,勋伯格在美国洛杉矶去世,享年77岁。
代表作品: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乐队变奏曲》《一个华沙幸存者》歌剧《从今天到明天》管弦乐曲《五首管弦乐曲》等。创作于1909年的《五首管弦乐曲》是勋伯格从调性音乐转向无调性音乐的重要作品之一,音乐具有明显的表现主义风格的五首乐曲的标题分别是:“预兆”“往事”“湖边晨夏色彩”“突变”和“带伴奏的宣叙调”。
《月迷彼埃罗》
根据颓废诗人A·吉罗的诗写成,描写一个神经质的诗人皮埃罗望月狂想中的种种情景,忽而是绞刑架,忽而是老太婆疯狂的情欲,忽而是狂想者之际当了祭司,主持“血色的弥撒”,掏出血淋淋的心脏,祈求神的赐福。
单人剧《期待》描写的是一个女人穿过阴暗的森林寻找情人,而找到的却是情人的尸体的故事。勋伯格要求演出时“要使听众了解她在森林中充满恐惧,整个演出要使人不失去一场恶梦的印象”。
(二)贝尔格
贝尔格(A.Berg,1885-1935),奥地利作曲家、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他的一生作品不多,但成就突出,和老师勋伯格一样,其创作经历了由晚期浪漫主义向无调性音乐,继而向十二音音乐风格的转变。代表作品:歌剧《沃采克》《露露》《小提琴协奏曲》。
(三)韦伯恩
韦伯恩(Anton von Webern,1883-1945),奥地利作曲家,哲学博士,也是勋伯格的高徒之一。他的作品以简洁浓缩为特征,最长的为十五分钟,最短的仅十五秒;作品编号共31项,有17首声乐作品和14首器乐作品,全部作品同场演出仅三小时左右。他的创作经历了从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到无调性、十二音技法的转变,并为整体序列音乐指明了方向。代表作品:《交响曲》《9件乐器的协奏曲》《管弦乐变奏曲》《5首管弦乐小曲》等。
预约专属教师顾问,轻松拿到上岸规划
1高正教师官网,在线预约您的专属顾问;
2即刻拨打400-0013-839预约;
3更多资讯活动,扫一扫关注公众号或咨询顾问;
咨询老师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