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06 | 来源:高正
1.第斯多惠说:“坏老师奉送真理,好老师教导真理”体现了( ) 教学原则。
A.直观性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答案及解析
1.【答案】答案B。
【解析】更强调“教人发现真理”,对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题干描述符合,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独立,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内涵。可以将此题题干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归为一类,加以累积。
2.个体的某种品质或特征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至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这种现象称为( )
A.近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答案及解析
2.【答案】B。
【解析】晕轮效应,是指他人的某种品行非常突出,给人以清新鲜明的印象,以至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的判断。
3.很多因素影响着人们之间的沟通,一个人兴趣盎然的讲述着足球比赛的精彩之处,而另一个人却听得无精打采,这是人际沟通障碍中的( )
A.地位障碍
B.文化障碍
C.个性障碍
D.语言障碍
答案及解析
3.【答案】C。
【解析】个性障碍,主要是由人们不同的个性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所造成的沟通障碍,气质、性格、能力、兴趣等不同,会造成人们对同一信息的不同理解,为沟通带来困难。
4.下面哪部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答案及解析
4.【答案】A。
【解析】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道德认知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故选A
5.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和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水平。
A.前习俗
B.中习俗
C.习俗
D.后习俗
答案及解析
5.【答案】C。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1)前习俗水平(9岁以下),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人物行为的具体结果及其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包括两个阶段:一是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二是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道德水平(10-20岁),主要特点是个体着眼于家庭、社会对其期望和要求考虑问题,包括两个阶段:一是寻求认可取向阶段;二是遵守法规取向阶段;(3)后习俗水平(20岁以上)主要特点是个体的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与的标准,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包括两阶段:一是社会契约定向阶段;二是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预约专属教师顾问,轻松拿到上岸规划
1高正教师官网,在线预约您的专属顾问;
2即刻拨打400-0013-839预约;
3更多资讯活动,扫一扫关注公众号或咨询顾问;
咨询老师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
邮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