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孟禄在1905年出版的《教育史教科书》中指出,原始社会由于“教育系统还没有建立,间接地用作生活指导基础的大量知识或学习科目尚未组织起来,使用的方法从头到尾都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这段论述涉及的是关于教育起源的( )。
2. 当代教育正在超出制度化教育所规定的界限,逐渐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生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纵向的人生各个阶段所接受的教育,而且包括横向所接受的各种类型教育。这种教育通常被称为( ) 。
3. 裴斯泰洛齐说:“为人在世,可贵者在于发展,在于发展每个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使人能尽其才,能在社会上达到他应有的地位。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裴斯泰洛齐的这一教育目的观属于( ) 。
4. 有学者说:“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只在使人相信 ,不论现存体制合理与否,一个人只有成为现存体制所接纳的人,就范于它,才能作为体制中有价值的商品兜售出去,他才能向上爬。教育促使人在现存体制的利益驱动下,在各种被社会化了的欲望支配下,在体制为他规定的轨道上不停地行走,它只是在使人变成一头被蒙上眼的推磨驴子。”这段话所论述的应该属于教育对( )。
5.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段话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1.【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起源。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是孟禄。B项正确。
A项:教育的生物起源论者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把教育的起源归之于动物的本能行为。代表人物:沛西•能、利托尔诺。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劳动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需要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杨贤江。需要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多方面的需要。与题干不符,排除。
综上,本题选B
2.【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活到老,学到老。终身教育具有两个本质特征:一是贯穿人生始终的一种教育形态,具有时间的延展性;二是包括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它并非单一或纯粹的教育形态,更多的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C项正确。A项:全民教育是指所有人受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所有中青年都脱盲。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全纳教育是在将特殊儿童纳入到普通学校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它针对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C。
3.【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A项正确。B项: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梁启超等。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A。
4.【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功能。根据题目中“使人变成一头被蒙上眼的推磨驴子”等描述,可以体现这段话反映的是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指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消极功能)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B项正确。A、C、D项:干扰项。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B。
5.【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师劳动的特点。这段话的意思是作一年的打算,没有比种植谷物更恰当的;作十年的打算,没有有比培植果木更恰当的;作终身的打算,没有比培育人才更恰当的。换一种说法就是:种植一次而有—次的收获,这是谷物;培植一次而有十次的收获,这是果木,培育一次而有百次的收获,这是人才。就是常说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长期性。D项正确。A项:教师劳动的复杂性表现为教师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能力,投入更多的时间,消耗更多的精力来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创造性主要并不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在于对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教师劳动和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与题干不符,排除。综上,本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