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1 | 来源:高正
1,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时突然发现了浮力定律,解决了“王冠之谜”,这种思维是( )
A,直觉思维
B,常规思维
C,分析思维
D,抽象思维
答案及解析
1,A。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事物整体及其本质直接领悟的思维活动,它表现在对事物及其关系的敏锐、迅速地识别和整体地把握。B是指一般思维,C是指逻辑思维,D是符号思维。
2,一个人在思维中或者自以为是或者人云亦云都是缺乏( )
A,思维逻辑性
B,思维独立性
C,思维灵活性
D,思维批判性
答案及解析
2,B。
从“自以为是”“人与亦云”上可以判断出是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不为他人的观点所左右。思维的逻辑性表现为个体在思维中遵守逻辑规律,规则和要求。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随机应变程度。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批判地评价他人的思想与成果,也善于批判地对待自己的思想与成果。
3,初中学生“盲目的追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时极易钻牛角尖,经常陷入思想的死潭不能自拔,这是因为( )
A,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
B,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
C,思维的从众性和短视性的开始
D,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
答案及解析
3,B。
初中生的思维品质中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表现为:1、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2、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3、思维中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初中生思维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其思想的偏激与极端,不能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初中生思维的表面性主要表现为,他们在分析问题时,还经常被事物的个别特征或外部特征所困扰,难以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中。故本题选B。
4,“础润而知雨,月润而知风”主要体现思维的( )
A,概括性
B,间接性
C,直接性
D,敏捷性
答案及解析
4,B。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联系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思维的两个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关于此题的讨论:如果像题干那样单纯说础润而知雨,月润而知风,那就选择间接性,是对事物间接的判断和认识。如果表述为:每次月晕都会刮风,础润之后会下雨,得出了月晕而风,础湿而雨的结论,就选概括性,意味着从诸多现象中得出了事物发展的本质的规律和联系。
5,幼儿的思维活动往往是在实际操作中,借助触摸、摆弄物体而产生和进行的。这种思维方式是( )
A,经验思维
B,抽象逻辑思维
C,直观动作思维
D,具体形象思维
答案及解析
5,C。
直观动作思维是一种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也称操作思维或实践思维。其特点是以实际操作解决直观的、具体的问题。3岁前,儿童的思维常常是伴随着动作进行的,他们不能在动作之外默默思考。如儿童骑在椅子上时,会说“开汽车了”“骑马了”等;但当离开椅子时,“开汽车”、“骑马”的思维活动也就停止了。
【解析】动机的引发作用是指当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需要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激动状态,产生焦急、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激发起一定的学习行为。
预约专属教师顾问,轻松拿到上岸规划
1高正教师官网,在线预约您的专属顾问;
2即刻拨打400-0013-839预约;
3更多资讯活动,扫一扫关注公众号或咨询顾问;
咨询老师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相关阅读
×
邮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