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2-17 | 来源:高正
1,人在阅读文艺作品、历史文献、学生听老师对课文生动形象描述时,头脑中出现的有关事物的形象都属于(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再造想象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根据想象时有无预定目的,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在有意想象中,由于想象的新颖程度、创造水平的不同,又可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
2,下列选项中,( ) 是由感知到思维的必要的过渡环节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推理
答案及解析
2、【答案】C。
表象是指事物不在眼前时人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的过程,有了表象,人们才能将过去感知的事物同先前感知的事物作比较,进行思维,因此,表象是感知到思维的过渡环节,故选C。
3,人们看到窗上的冰霜,不自觉地把它想象成美丽的树林、陡峭的山峰等,这种想象属于( )
A,再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创造想象
D,有意想象
答案及解析
3,【答案】B。
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如学生常常出现的“白日梦”现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表现。
4,小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他要描述的情景,这是( )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答案及解析
4,【答案】D。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目的在头脑里独立地构思新表象的过程。创造想象的特点是该新形象是从未出现的。如鲁迅创作《阿Q正传》中的阿Q、郭沫若创作的《女神》就是创造想象的产物。因此小学生在写记叙文之前在头脑中构思他要描述的情景,属于创造想象。
5,下列选项中,属于再造想象的是( )
A,鲁迅先生创作的“阿Q”形象
B,各种神话、童话中的形象
C,建筑工人根据建筑蓝图想象出的建筑物的形象
D,人们看见天上的浮云,想象出的各种动物的形象
答案及解析
5,【答案】C。
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A项是创造想象,B项表述不明确,D项是无意想象。
预约专属教师顾问,轻松拿到上岸规划
1高正教师官网,在线预约您的专属顾问;
2即刻拨打023-63900892预约;
3更多资讯活动,扫一扫关注公众号或咨询顾问;
咨询老师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相关阅读
×
邮件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