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标题:2022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3月13日)

时间:2022-03-13 | 来源:高正

1.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讲师。”这句话说明(   )。

A.学校要努力培养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学生

B.学校要努力培养具有多方面才能的人

C.学校教育应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为目标

D.学校不用培养太多的讲师

2.( )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

A.乐观估计学生的天性

B.关注每一位学生

C.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

D.信任学生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既是教育过程的客体,也是认识的主体

B.教师应以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特点作为开展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根据

C.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

D.学生是一张可以随意涂抹的白纸,在教学中处于一种从属地位

4.个体发展的差异性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   )。

A.一视同仁

B.身教重于言教

C.重视班集体的建设

D.各因其材

5.小欣是某校初一年级的学生,经常踩着铃声进教室。班主任项老师打印了一张“迟到大王”的奖状颁给小欣,并说:“小欣,你可真是迟到大王啊。”该老师的做法(   )。

A.正确,能够激励学生不再迟到

B.错误,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C.正确,维护了教师的威信

D.正确,有利于维持班级纪律

 

1.参考答案:B

【解析】爱因斯坦所谓“和谐的人”是指多方面协调发展的人,也就是说学校的目的应该是将学生培养为通才,而不是某一方面的讲师。结合选项,本题选B。

2.参考答案:B

【解析】关注每一位学生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但并不是树立正确学生观的基础。故正确答案为B。

3.参考答案:D

【解析】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教学中是主体地位,而不是从属地位

4.参考答案:D

【解析】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对的是众多千差万别的个体,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一锅煮”,而要各因其材,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因此本题选D。

5.参考答案:B

【解析】针对小欣经常迟到的问题,该教师应该多方面了解小欣的情况,帮助其改正迟到的缺点。题目中该教师的做法伤害了小欣的自尊心,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学生观。

预约专属教师顾问,轻松拿到上岸规划

1高正教师官网,在线预约您的专属顾问;

2即刻拨打400-0013-839预约;

3更多资讯活动,扫一扫关注公众号或咨询顾问;

咨询老师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本周导师:郑老师

主讲课程:学科面试课程

导师资历:

学科面试语文讲师

导师简介

学科面试语文讲师,专业功底扎实,上课力求案例化与系统化相结合, 广受学生喜爱。

邮件答疑立即咨询

×

邮件答疑

您的个人信息保护中,仅高正教师可见

最近考试

近期考试 报名时间 考试公告

涪陵2022-7-28查看

大足2022-7-27查看

北碚2022-7-11查看

开州2022-7-14查看

江北2022-7-5查看

互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