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6 | 来源:高正
1.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强调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1.【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人物。
A选项,杜威提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不符合题意。
B选项,科学教育学之父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不符合题意。
C选项,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最早系统的论述了班级授课制。故符合题意。
D选项,斯宾塞在其著作《教育论》中主张教育的目的应切合实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作准备,认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因此,提出“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斯宾塞。故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
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 )
A.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B.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其中,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内涵是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即是智力和体力充分而自由发展。如何实现这样一种发展呢?唯一的途径是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故本题选C。
3.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
A.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D.疏导性原则
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德育原则。
A选项,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即长善救失原则是指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利用优点来克服缺点的描述,故排除A。
B选项,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题干中没有涉及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故排除B。
C选项,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主动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统一认识和步调,有计划、有系统、前后连贯地教育学生,发挥教育的整体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德。因此要求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题干中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要求出现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因此,需要贯彻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故C选项正确。
D选项,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循循善诱的描述,故排除D选项。
故本题选C。
4.上初中以后,明明突然好像不认识自己了,经常被“我到底是谁?”、“我将来做什么呢?”这类问题所困扰。根据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理论,他处于( )发展阶段
A.亲密对孤独 B.勤奋对自卑
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信任对不信任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理论。
A选项,埃里克森认为成年早期(18-30岁)所面临的冲突是亲密对孤独。与题干中提到的“初中”不符,因此A选项不正确。
B选项,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6、7-12岁),即小学阶段所面临的冲突是勤奋对自卑。与题干中提到的“初中”不符,因此B选项说法不正确。
C选项,埃里克森认为青年期(12-18岁),即中学阶段所面临的冲突是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与题干中提到的“初中”相符,因此C选项说法正确。
D选项,埃里克森认为婴儿期(0-18个月左右)所面临的冲突是信任对不信任。与题干中提到的“初中”不符,因此D选项说法不正确。故本题选C。
5.红红解出一道困惑自己许久的难题时,感到特别高兴、激动。心理学将红红此时的情感体验称为( )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安全感
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情感的分类。
A选项,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题干中没有涉及到道德标准,故排除A。
B选项,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题干中提到“解出一道困惑自己许久的难题”属于智力活动,故B选项正确。
C选项,美感用一定的审美标准来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审美标准,故排除C。
D选项为干扰选项。故本题选B。
预约专属教师顾问,轻松拿到上岸规划
1高正教师官网,在线预约您的专属顾问;
2即刻拨打400-0013-839预约;
3更多资讯活动,扫一扫关注公众号或咨询顾问;
咨询老师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相关阅读